动态
长江隐忧:三峡库区发现28种外来鱼
发布时间:2023-03-22 22:43:24

三峡水库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峡谷型人工水库,库区自宜昌三斗坪至重庆市绵延600多公里,两岸山岭绵延不断,港湾库汊众多,是长江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也是鱼儿自由栖息的天堂。

就是这样一座生态宝库,却因外来鱼类的入侵而陷入生态困境。据日前农业农村部报告,三峡库区的外来鱼种已达28种,区段鱼类按148种计算,则外来鱼的占比约为19%,而这一比例目前还有增加的趋势。

作为长江上游的核心水域,三峡水库在维护长江生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外来鱼和本土鱼的格局变化引人深思。

长江三峡:自然条件优越,调查发现上百种鱼

三峡江段位于长江上游,沿水流方向依次经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江水被群山丘陵包围,形成了水深、流急、湾多的复杂环境,也容纳了数不清的野生鱼类。

早在1988~1989年,我国鱼类学家就在三峡江段进行了生物资源监测,共记录到了148种鱼类,其中有3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典型的有铜鱼、圆口铜鱼、大口鲶、长吻鮠以及四大家鱼,合占渔获物总量的90%左右。

三峡江段的独特性还体现在高级物种的数量上。这里曾是“长江鱼王”中华鲟的产卵场,雄性中华鲟12龄性成熟,雌鱼为18龄,体重达50~300公斤,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鱼”。三峡还曾是“长江女神”白鱀豚的家园,白鱀豚一般体长1.5~2.5m,体重可达230公斤,是长江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珍稀水兽。

三峡江段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为什么能孕育出如此多的珍稀物种?综合来看,这是因为三峡江段有着丰富的饵料资源、优良的产卵环境、复杂的生态系统以及完善的营养结构,进而为水中精灵提供了觅食、栖息、繁衍的理想环境。

从生态条件上看,三峡江段水域面积广阔,满蓄水面达1080平方公里,峰值蓄水量高达393亿m³。三峡不仅水多,水中的生境类型也多,既有急流浅滩,又有静水库湾,喜静缓流和喜急流的鱼类都能找到适宜的栖息场所;三峡最深处位于西陵峡江段,深约320m,坝前缓水区的平均水深也超过100m,为上层、中层和底层的鱼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再从地理位置上看,三峡江段位于长江上游的下段,属于承上启下的过渡河段,鱼类的组成更具有多样性,长江上游和江淮平原鱼类的典型类型在这里交错出现。可以说,三峡鱼类是长江鱼类的典型代表,也是核心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三峡江段就如同一座鲜活的“水生生物博物馆”,它的辉煌和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

三峡的外来鱼类调查

三峡是我国的生态宝库,国内专家对宝库中的鱼类展开过多次调查,比较典型的调查有三项,每一次都记录了三峡鱼类的总种数以及外来鱼类的种数。

第一次调查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此时的三峡水库还未建成蓄水,三峡江段作为一个天然河段存在,全年畅流无阻,鱼类的构成保持着纯天然的特征。首次调查发现了148种鱼,其中外来鱼类只有2种,并且还是麦穗鱼和食蚊鱼。二者都是小型的杂食性鱼类,个体竞争能力较弱,它们的存在对三峡土著鱼的影响较为有限。

但到了2005~2008年的第二次调查,局面开始发生转变,此时的三峡水库正处于试运行期间,水质变动剧烈,原始的鱼类结构遭到冲击。一方面,大坝试验性蓄水导致坝前水流变慢,一些喜急流水的鱼类陷入不利境地,生存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大坝的阻隔改变了江水的连通性,导致亲鱼无法在繁殖期内回到产卵场,其结果是洄游性鱼类迅速减少。

最终,这次调查只发现了117种鱼类,为历年调查的最低值。出人意料的是,外来鱼类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到了8种。专家分析,这可能是因为三峡水环境剧烈变动,土著鱼的生态位出现严重空缺,加之库区透明度升高,藻类增殖旺盛,食物资源丰富,客观上为外来鱼的定居、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次调查是在2017~2019年,此时的三峡水库又发生了变化,蓄水水位抬升至175米,使江面变宽变广,水量增多,水体空间增大。随着鱼类群落趋于稳定,科研人员采集到的鱼种数量再度回升,达到了149种,但物种的增多很大程度上源于外来鱼类的“贡献”:调查发现的外来种达到了20种。

不难发现,外来鱼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前两次调查是在近20年内增加了6种,后两次调查是在12年内增加了12种三次调查共增加18种,外来的优势种也明显增多,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外来鱼类入侵三峡: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兼而有之

在三峡的外来鱼名录中,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例如:匙吻鲟、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短盖巨脂鲤、银鱼等,国内称之为“名特优鱼种”。我国最初引种的目的是丰富养殖品种,增加渔业效益,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外来物种具有两面性。当养殖的鱼类逃逸或泄漏后,本是“摇钱树”的外来鱼就会进入自然生态链并占据营养级,干扰原有的生态结构,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匙吻鲟

外来鱼能通过多种手段谋求生存,食蚊鱼通过高繁殖力、高适应性排挤竞争对手;虹鳟凭借生长迅速、体型巨大、游动敏捷的优势跻身食物链顶端;鳄雀鳝则因凶猛的攻击性,贪婪的食性变成“生态杀手”。和本土鱼相比,外来鱼的竞争力“因鱼而异”,入侵风险有高有低,其中的凶猛性鱼种需要特殊对待。

虹鳟

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三峡水环境的变化也有利于外来鱼的生长、繁殖。

根据龚望宝等学者的调查,在三峡水库蓄水到135m之前,库区江段发现有太湖新银鱼的记录,但种群数量小,没有形成规模;蓄水水位突破135m后,库区饵料密度大幅度增加,太湖新银鱼随之出现爆发性增殖,从2006~2018年间成了三峡库区最重要的商业捕捞对象之一。

在繁殖方式上,国内专家也做过调查,发现除了食蚊鱼为卵胎生外,其他入侵鱼类都是卵生鱼类,所产的卵粒为沉黏性卵或漂浮性卵。这两类卵的共同点是:只有静水或缓流水环境才能满足亲鱼的产卵活动,而三峡库区的水位加深、水流变缓等变化恰好满足了繁殖需求。

外来鱼入侵三峡水库,隐患有多大?

外来物种的隐患不容低估,因为在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外来物种导致本土物种陷入危机的事件。

上世纪70-80年代,在云南的抚仙湖引入太湖银鱼后,湖区的鱇浪白鱼资源严重衰退;滇池在引入银鱼后,湖区的金线鲃、银白鱼陷入濒危。据张登成等学者报道,目前云南有1/3的土著鱼受到胁迫或处于濒危状态,湖泊鱼类的濒危比例更是高达2/3,外来鱼类产生的生态威胁可见一斑。

滇池区位图

三峡水库也存在类似的隐患。在三峡库区,有不少鱼类已经实现自然繁殖,例如太湖新银鱼、短吻间银鱼和短颌鲚,在三峡水库的中部和库首水域已形成自由繁衍的种群。其中,短颌鲚还发展成了部分水域的优势物种,表明其生存能力超过了三峡的土著鱼。

相比于陆生物种,外来鱼类在入侵的早期很难被察觉,等发现时可能已建立繁殖种群,进而产生一系列的危害,包括与土著鱼类竞争、吞食土著鱼的卵和幼体、污染土著鱼类种质等等,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三峡鱼类资源的稳定性和纯净度,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

总结

对于三峡水库的“鱼种之困”,首先应加强库区的物种监测,设置物种监测区段;在引入经济鱼类前,也应严格进行生态风险评估,避免养殖逃逸或人为放生。

同时也要加强对土著鱼的保护,适当增殖放流濒危鱼种;改善产卵场环境,帮助弱势的土著鱼恢复原有种群,填补空缺的生态位,完善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也有利于降低外来鱼的入侵风险。

(原文标题:长江隐忧:库区发现28种外来鱼,三峡水库陷入“鱼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