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继《长江 长江》后《三峡啊》美国出版
发布时间:2023-11-18 01:08:41

(图片来源:李南央)

中国最敢言调查记者戴晴主编的《长江 长江》出版30多年之后,又一部以三峡工程为主题的著作在美国出版。这部书名为《三峡啊》(The Three Gorges),由李南央主编,溪流出版社(Fellows Press of America)于2020年5月出版。该书出版之后在海外已广为人知,鉴于其历史价值,美国国会图书馆主动联系出版社,提出要收藏本书。

《三峡啊》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是1989年2月由戴晴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江 长江》的全部内容。下半部则是由李南央选编的反对三峡工程代表人物无法在大陆正式发表而散落在网上、或中国大陆以外出版物上有代表性的文章。

三峡大坝工程是1992年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投票表决的项目(有866名代表投票反对或弃权,占总票数的三分之一),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提交人大表决的工程项目。

共产党的宣传机器极力吹捧该决议案,认为三峡工程将创造一百多个"世界首创":在总体规模,装机容量,技术水平等方面,它将超越此前所有的大坝工程。 并预言这个水电项目将造福人类,为子孙后代带来巨大利益,振兴中华。

《三峡啊》一书介绍了三峡工程开始之前围绕着它的长时期论争,以及在建造之后产生的惨痛后果。

据戴晴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让三峡工程尽快上马,官方一手包揽了三峡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想不到在官方精挑细选的412位专家中,居然有9名不仅表达了不同意见,而且拒绝签字。而这些专家的意见,竟然完全没有渠道传播。更要命的是,人大政协的“两会”即将召开,关于三峡工程的决议势必顺顺当当地投票通过。

戴晴说,由于时间紧迫,如若由她一人来做面对面的逐个采访,根本来不及。戴晴于是决定不理睬党国决定,联手新闻界的朋友们,尽快把这9位和其他有独立意见的专家的观点表达出来。于是便有了集采访、论文和声明一体的《长江 长江》一书。

(图片来源:戴晴)

这本逃过层层把关的《长江 长江》在夹缝中出版,立即起到给该项灾难工程紧急刹车的效果:不仅迫使中国国务院推迟了大坝建设,向支持大坝的强大国家机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提升了知识界积极参与学生发起的六四民主运动的热情。

1994年,《长江 长江》由加拿大智库“探索国际”(Probe International)译成英文并出版之后,在国际上引起极大反响,随后与三峡有关的消息,以及围绕大坝工程的争议受到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

(图片来源:“探索国际”(Probe International)网站

不错,《长江 长江》未能最终阻止三峡工程上马及建设,但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人,其影响不仅超出国界,而且其成就也在中国政治和环保史上留下非同凡响、浓墨重彩的一笔。

知名杂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认为,戴晴和她的同事们“催生了中国第一个短暂的绿色运动”。而《远东经济评论》(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则称,《长江 长江》的出版是“1949年后中国政治的一个分水岭事件,因为它代表了知识分子和公共人物首次采用大规模公开游说来影响政府决策过程。”

与上半部分略有不同的是,这本书的下半部分并不着眼于让读者从科学技术、经济和环境等角度了解三峡工程该不该建的问题,而是把焦点集中于“人”,力求将一个个的个人在三峡工程这个大考面前表现出的人格留给历史。

因此通过《三峡啊》的下半部分,读者可以看到黄万里那样铁骨铮铮的科学家,李锐那样敢于讲实话的中共高级官员,戴晴那样坚守住良知的独立新闻记者,许医农那样有担当的出版社编辑……

作为《长江 长江》的续篇,这本书的下半部分既有黄万里的赤子之言,其中包括他致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三封信,论长江三峡修建高坝可行性的论文以及他的遗嘱;有独立调查记者戴晴的文字,包括对人大代表黄顺兴、考古学家俞伟超、地理学家郭来喜和水文学家陆钦侃的采访,对水利部长钱正英的质问,以及在三味书屋的演讲;有中共高官李锐留在“墙外”的声音,包括三峡工程研讨会开幕词以及有关三峡工程的日记;也有海外学者王维洛的道德拷问,包括对黄万里和张光斗的比较,对李锐与林一山所留遗产的评价,以及撤销张光斗和钱正英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格的建议;还有众多“三峡工程守望者”的专篇,其中包括黄观鸿的“三峡工程的三大致命缺陷”;范晓的“关于湖北巴东地震”的评论,“后三峡的重庆:环境与生活的惊世之变”以及“川东北连年暴雨成灾与三峡工程有关吗?”;任星辉的“谁的三峡工程?”;李南央的“父亲的水电老师”,“我眼中的潘家铮”以及“与明镜陈小平博士对谈提纲”等等。

《三峡啊》是一部“献给在中国专制体制下以科学态度坚持发表反对三峡工程意见的科学家、学者、新闻记者、政府官员和普通公民”的作品,是奉献给读者和守望着三峡的后人,并纪念三峡工程反对者们的书,是一部值得所有对中国,对长江,对三峡感兴趣人们阅读的力作。